如今,公司治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。众多企业纷纷出台措施加强公司治理,以完善经营、提高透明度、提升企业价值。伴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,不少企业开始聘请外部董事,试图引入更多的外部视角。这背后蕴含着一个事实,即内部董事无法同经营者平等地交换意见,企业自身难以实现自我净化。
毋庸置疑,经营者与董事之间在交换意见、统一思想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。对此,企业经营者本人似乎深有感受。
如图1所示,高起国际高管教练研究院(CRI)通过问卷汇总了企业经营者对自己的"身为领导的意识与行动"的评价结果。表中所列的项目为企业经营者在有关领导力的40个评估项目中,对自己评分最高和最低的3项。
调查显示,受调的经营者对"按目的采取行动"、"抱持信念"、"为公司和员工着想"等关涉经营者志向的项目,自我评价较高;与此相对,在同下属(公司董事)交换意见、统一思想方面,自我评价较低,其中分数最低的项目为"鼓励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"。由此可见,经营者已经意识到自己未能营造出让董事直言不讳的良好氛围。
针对"充分表达意见"一项,企业董事又作何感受呢?在同一调查中,受调董事对经营者"鼓励我充分表达意见"项目的评分为4.8分,在40个调查项目中位列倒数第5位。这意味着,企业董事也认为经营者没能鼓励自己说出真心话,换言之,其还不能向经营者真正地直抒己见。
不难想象,如果企业经营者和董事之间无法坦诚交换意见,必然会引发经营团队的各种问题。而且CRI在分析调查数据时发现,这一影响还会波及基层员工。
调研人员把图1涉及的经营者所在的企业分为A(公司半数及以上的受调董事认为能向经营者直抒己见)、B(公司半数以上的受调董事认为不能向经营者直抒己见)两组,并将这两组的员工状态进行比对。在该项调查所涉及的"员工状态"的32个项目中,A组和B组在下表的三项中出现明显差异。
员工状态 | 平均值 | 分差 [A-B] |
|
---|---|---|---|
A组 样本数3,857人 (24家公司) |
B组 样本数908人 (11家公司) |
||
我愿意推荐熟人来本公司工作 | 4.6 | 3.7 | 0.9 |
我了解公司的中长期目标 | 5.5 | 5.0 | 0.5 |
我能对公司的愿景、企业理念及核心价值产生共鸣 | 5.4 | 4.9 | 0.5 |
A组公司:受调董事中,对"调查对象(经营者)鼓励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"评分高的人数达到或超过一半("评分高"的定义:在7等级评价中选择5-7分的人)
B组公司:受调董事中,对"调查对象(经营者)鼓励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"评分低的人数超过一半("评分低"的定义:在7等级评价中选择1-4分的人)
样本数4,765(35家公司),7等级评价(1.完全不符合--7.非常符合)
高起国际高管教练研究院调查 2016年
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,在董事无法向经营者直抒己见的企业中,员工不想推荐熟人来本公司工作。这意味着,经营者同董事的关系对员工的忠诚度造成了影响。
董事究竟能向经营者表达多少自己的真实想法,这一数据不仅可以衡量公司经营是否健康发展,还是反应企业自身健全性的有效指标。
调查概要
调查对象:35家企业(经营者35人、董事421人、员工4,765人)
调查期间:2011年9月--2015年2月
调查方式:网络调查
调查内容:Executive Mindset Inventory
Related Reports
May 8, 2020
哪类领导更能促进组织变革?
明示组织愿景的领导者 VS 推行变革的领导者
当今世界,激烈动荡,变化莫测。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,如何激发下属的积...
April 3, 2020
活用1on1沟通提高下属的主动性
强化“倾听力”,改变下属行动
近年来,许多日企开始在上下级间推广...